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党委书记、院长韩景宽:以数字化赋能科技创新 推动科研治理能力现代化

  在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、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的大背景下,集团公司2020年领导干部会议提出了“优化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”部署要求,明确了“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”的重点任务,为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思路。“智者顺时而谋”,我们必须充分认清科研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,把构建适应数字化发展的科研组织运行、共享、反馈机制,作为提升科研生产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有力手段,加快推动研究质量提升和创新产品迭代,用数字化赋予科技创新崭新动能。

  优化科研组织运行机制,开启数字化管理模式。数字化转型不只是全新信息技术应用,应将其作为管理模式的一次变革来谋划和应对。尤其是科研企业,首先要从组织机制层面加快改革步伐,从技术水平、组织方式、要素投入等方面入手,通过去行政化、矩阵式、智慧型等管理方式改革,强化资源配置,优化管理结构,营造创新环境,为科研数字化转型提供高效、持续的支撑和保障。要依靠数字化优化运行机制,大力推广协同办公、移动办公、知识共享等智能化应用,实现一站式全流程线上科研管理模式,为科研生产提供便捷式服务,提升科研效率。比如,规划总院正在推进智慧总院建设,主要是解决科研运行管理互通互联难题,打破传统科研业务与信息业务的界限,依靠智能、精准、高效管理,逐步构建开放、包容、共享的科研数字化治理体系。

  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,加快产业数字化步伐。当前,科研领域普遍存在“过剩”和“不足”的矛盾。“过剩”是指个别领域存在重复研究、软硬件设备重复购置等;“不足”是指协同创新需要加强,主要是企业信息与成果共享机制不畅,科技资源价值发挥不充分,合作研究少。要想解决好数据应用、技术推广等难题,就要主动革故鼎新,瞄准科研产业数字化开辟新路,打破信息壁垒,推动集团公司内外部数据资源交互、技术资源共享、设施资源共用,实现知识管理创新。首先要打造一个科技资源共享平台,将各科研单位数据资料、项目成果、实验平台、专家库信息等科技资源共享,优化数据采集、筛选、过滤,提升数据应用价值,构建全方位共享交流通道;其次,要建立企业之间共享机制、专家交流机制,尝试利用线上虚拟工作组、交流论坛等形式开展技术攻关和研讨交流,有效推动科技资源共享、流动、增值,乃至创造附加值,提升科研企业治理的精准性、协同性和合理性,实现更大突破。

  完善成果转化反馈机制,推进数字产研深融合。创新从来不是一朝而至,需要在持续的应用反馈中实现技术更新进步。近年来,随着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,某些信息化科研成果可以做到自我反馈、自我优化,但仍有很多技术创新成果依靠生产经营过程中人工反馈,当务之急还是要聚焦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发展需求,依靠数字技术不断完善成果转化反馈机制,增强反馈频率和及时性,推动实现数字化动态考核评价。应加强数字技术与传统油气工业技术的深度融合研究,推广基于物联网、区块链的技术应用,打造人人能够参与的数字化智能化产研评价反馈平台,并依托平台运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分析、分子模拟等工具模型,推动科研设施与仪器配置、管理、服务、监督、评价的全链条有机衔接,特别是在智能油气田、智能炼厂、智慧油站、智能管网、智慧燃气等产研结合上,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与生产现场保持智能互联互通,实时跟踪成果应用效果,推动技术迭代升级。总之,科研企业要带头推动数字化转型,持续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应用研究和基础建设,为推动集团公司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。


我要参展 报名参会 官方微信 电话咨询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

参会咨询

010-63773017

010-83836639

官方微信